
- 文章信息
- 上一级分类: 知识文库
- 点击数:135
1989年,比利时科学家首次在骆驼血清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抗体,仅由重链组成,称为重链抗体(heavy-chain-only antibodies, HCAbs)。这类抗体分子量约为90 kDa,其恒定区结构域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可结晶片段(Fc),包含铰链区及二聚化的CH2与CH3结构域。此外,重链抗体还包含两个可变区(VHH,即HCAbs的VH结构域)。纳米抗体(Nanobodies,简称Nb)则是从HCAbs中分离出的VHH。

- 文章信息
- 上一级分类: 知识文库
- 点击数:396
近年来,纳米抗体凭借其小分子量、高稳定性和易工程化等优势,在医学、生物学及工业领域展现出多元应用。在医学领域,其通过放射性标记或荧光探针技术提升肿瘤影像诊断精度,并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精准递送化疗药物或免疫治疗分子(如抗HER2、EGFR纳米抗体),同时助力COVID-19等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在生物学研究中,纳米抗体既可充当“分子支架”解析复杂蛋白结构,又能与纳米材料结合开发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或整合至基因编辑工具中优化CAR-T细胞疗法;工业领域则利用其低成本原核表达优势,规模化生产高效药物载体及工业酶固定化探针,显著提升生物制造与检测效率。这种多功能特性使纳米抗体成为跨学科创新的关键工具,对羊驼免疫及纳米抗体筛选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线
客户支持时间
周一 到 周五
从 9:00AM 到 6: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