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信息
- 上一级分类: 知识文库
- 点击数:43
光动力疗法(PDT)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癌症治疗方式,以微创、可重复、耐药性低和时空精准度高著称。然而,传统光敏剂存在诸多问题,如脱靶毒性、肿瘤缺氧环境影响疗效,以及在肿瘤部位积累不足或滞留时间短等,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体积大、浸润性强的实体瘤效果有限。我国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辽宁滨海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团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将靶向EGFR的纳米抗体与智能光敏剂偶联,开发出自报告型光动力纳米抗体偶联物(MNB-Pyra Nbs),成功实现“精准递送-实时反馈-长时治疗”三位一体的突破,为大体积肿瘤治疗提供了革命性方案。

- 文章信息
- 上一级分类: 知识文库
- 点击数:116
在R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中,TNF与IL-6是两大核心促炎因子。TNF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滑膜炎症和骨破坏,而IL-6通过STAT3信号驱动Th17细胞分化和滑膜成纤维细胞活化。两者在RA中形成正反馈环路,通常协同驱动炎症并进行关节破坏。传统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药为主,但存在严重副作用,而单靶点抑制易导致代偿性通路激活,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存在耐药风险。
Load more ...
离线
客户支持时间
周一 到 周五
从 9:00AM 到 6:00PM